港生申台升學急增有因

台灣的反兩岸服貿協議抗爭持續半個月,近期成為媒體關注議題之一。隨着台灣的大專院校免試招收港生,近年台灣已成為港生升學的首選地之一,今年通過各升學機制申請赴台升學的港生更破紀錄達五千六百多人,較上屆急增五成。教育界友好坦言服貿爭議吸引了一群港生嚮往當地風氣,加上文化認同較高,刺激了他們選擇台灣的升學志願。

學生運動有共鳴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日前公布,今年通過「個人申請」、「聯合分發」及「二年制學士班」報讀台灣大專院校的港生達五千六百多人,較去年三千七百多人急增五成,打破免試招生後的紀錄。其中以校內成績及校長推薦進行甄選的「個人申請」人數增幅最高,由去年一千六百人倍增至逾三千人,其中二千人獲優先取錄,在「水漲船高」下取錄率約六成半,較去年的七成為低。

雖然服貿協議在四月初開始持續抗爭時,台灣的大專院校免試招生在三月底已截止,表面上沒有直接關係,但友好同程尚達傾開,台灣的公民社會,尤其是大學生等年輕群眾的政治參與,令不少港生嚮往,「三月初台灣反核遊行,在五月天等知名藝人參與下,已引起港生關注;到服貿抗爭爆發時,對CEPA及中港矛盾已耳熟能詳的港生,自然有『這麼遠那麼近』的感同身受」。

名校參與添信心

友好分析,港台兩地文化接近,尤其社會自由開放,不僅生活上適應較易,也使得港生對台灣升學懷有另類期盼,「對經歷反國教爭議的學生來說,反服貿抗爭確有共鳴,尤其對本港政經與社會現狀,青少年怨氣不少,讓有意體驗台灣社會文化的港生,更願意踏前一步去開眼界」。

歸根究柢,友好認為本港大學資助學位多年維持一萬五千個的水平,乃是港生出走的遠因,即使《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高年級銜接學位,也是僅供副學位畢業生的第二出路。達到門檻卻進不了大學,仍是港生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隨着台灣大學等知名公立大學參與「個人申請」,令港生對台灣升學較前兩年更有信心,學校亦漸熟悉不同升學管道的分流與收生策略,推高報名人數絕不為奇。

提到台灣升學,不少家長關注學歷認受性外,也關注到台灣政局是否穩定。相信服貿爭議抗爭若然長期持續,家長亦不放心子女到灣台升學,相信隨着事件發展,將左右九月新學年港生赴台的報到率。

(2014-4-7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