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面對他惹的麻煩
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老去,讓孩子有責任感,等同備妥人生重要的驅動程式, 培養責任感要從生活中做起,第一步就是當孩子出現差錯,爸媽絕不能「算了」。 從小培養責任 兒子四歲時,跟狗玩,把狗食打翻,飼料散落在雜草密布的泥土中,孩子一走了之、當做沒發生這件事。 「兒子,如果你還想繼續跟狗玩,你必須把掉在地上的狗飼料都撿起來,放回盆子。」 他見我語氣堅定,不敢違逆,自己蹲在地上,開始一顆一顆撿飼料。但因為散落面積不小,飼料與雜草混合,需要不少時間與耐心。我站在遠處,默默觀看他的表情與舉動。 「爸爸,你能幫我嗎?」終於,他抬頭望我,發出求助信號。 「我可以陪你一起撿,但是這件事情一定要完成。」 關於跟狗玩這件事,通常我是完全放任孩子,不管他爬進狗屋、丟皮球給狗追、讓狗跳進池塘、跟狗一起在地上滾,弄得渾身上下髒兮兮,我都只會加油、不會責備。但是,把狗飼料打翻,卻不善後處理,是一件不能允許的事。 逃避會養成習慣、責任必須從小培養,我的父親從小這樣教我。 孩子犯錯 絕不能算了 孩子愛玩,天性;不愛玩,才讓人擔心。玩的過程出了差錯,很正常,出了差錯不敢面對,也是孩子第一時間的常見反應,這時父母的態度就很重要。如果父母覺得算了,孩子就會覺得,可以用逃避的方法面對問題;如果父母協助他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孩子的責任感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因為自己種田,每一粒米飯都是心血。我會要求孩子,飯碗內的米飯必須吃得乾乾淨淨。「為什麼一定要吃乾淨呢?」兒子問。 「因為,你是農夫的兒子,爸爸的責任是把稻子種好,你的責任是把自己飯碗內的飯粒,吃得乾乾淨淨。」而且,孩子吃飽離開餐桌,要自己收拾碗筷,或是順便幫忙把空盤拿到洗碗槽。 以細節作起點 這些細節,看起來不是太關鍵,卻是培養孩子責任感很好的起點。每個人在自己的不同生命階段,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每種角色扮演好,就是對自己生命負責。有時候,事情做好、做不好,自己最清楚,你可以含混一點,只求事情表面完成,你也可以執著一點,把事情做到能力所及的最完美,這就是對責任認知的態度。 因為責任產生的態度,深深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與自我期許。對於創作者來說,尤其重要。近來,我與一群日本設計團隊一起工作,看著他們一次又一次,把已經接近完成的作品,又推翻重新來一次,只為追求更好的作品誕生。而我也見過許多提案單位,明明自己都無法滿意的作品,卻是倉皇上陣、謀求過關。 責任感不在對外表現,而在內心深處,你自己最清楚,它是否成為你靈魂的一部分。很多在不同領域、有傑出表現的人,他們共同的特質,就是責任感十足。它是人生的驅動程式,讓生命真正發光發熱、活得精采的關鍵。 這個程式的下載過程,不是與生俱來,是靠學習與培養而來。四歲小孩,獨自蹲在地上,困難的一顆一顆撿起小飼料,看起來有點嚴格,但這會使記憶更深刻。回想我們的許多旅行記憶,是不是愈困難、回憶愈清楚甜蜜? 講道理如同陪伴 要從小開始 從女兒很小開始,我們若在街道上看見橫衝直撞的摩托車,或是不守規矩飛馳的汽車,我就會問:「女兒,這樣危不危險?」 「嗯,很危險。」 「那麼,以後你長大,這樣的男朋友可以交往嗎?」 「不行。」從小到大,她不斷被植入這個觀念。因為我會告訴她,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健康平安,如果孩子有任何的意外,爸爸媽媽會不會很傷心難過? 「如果一個男孩子,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對自己不負責,如果他對自己都無法負責,怎麼對你負責呢?如果他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愛護,怎麼會愛護你呢?」 落落長的諄諄教誨,不厭其煩利用機會告訴孩子,就是希望能夠深入他的記憶與價值。有時候妻會說:「孩子那麼小,跟他們講這麼深的道理,有用嗎?」 我會笑著說:「等他長大,就不會願意聽你講道理了。」 擁抱、陪伴、講道理,都要從小開始,否則以後就來不及了。 文章轉載自: https://goo.gl/o7Tb7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