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的親子關係

經常聽到人說,要多給一點時間陪伴小孩,因為成長的階段如白馬過隙,霎眼而過,而且缺乏父母陪伴的童年,令成長有所欠缺,特別是在如斯繁忙的年代,父母對子女的陪伴更少,於是,現在都聽到,陪伴是重質不重量,真的嗎?

質量並重

很多父母,基本上沒有時間陪伴小孩,回到家可能要休息、看報紙或電視新聞,沒有陪伴小孩,這當然是沒質沒量;有一些父母,卻忙過不停,每天很集中的給小孩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這十五分鐘,遠勝於坐在他們面前看半小時報紙,但這十五分鐘比半小時,勉強算是質勝量;或許這是一些市場觸覺較強的「專家」,為了吸引那一伙忙碌的父母親而想出來的!

坐在遠處閱報半小時的陪伴,與坐在身旁十五分鐘的「陪伴」,即使後者稍勝,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十五分鐘,是聊勝於無。小孩子需要的陪伴,有時候真的不是成人們不停的關心,不停的關心好可能會變成了嘮嘮叨叨。靜靜的坐在旁邊陪伴他看書、畫畫,沉默是金,一起吃飯、看卡通,間接給予他們更佳的支持與安全感,濃縮的十五分鐘,可能有很多東西未及表達,正是「情長紙短」。何況每天只能夠給出十五分鐘的父母,真的可以每次也給予優質的「陪伴」?那十五分鐘,是孩子說出他們的東西,還是家長如何了解他們的生活或給予指示呢?假若小孩有一個在課堂上的問題或在上學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岔子,或許已足夠你們討論超過十五分鐘,或你們根本沒有時間討論。

 

 

當下的陪伴

陪伴,永遠都是「當下」,除了不在身邊,如上學、上班的時間,父母給予的是當下去處理他們的事情或情緒,或陪伴:陪伴他們成長、分享,就在當下他們需要你的時候,給他解話、安慰、分享、支持、擁抱,每天十五分鐘,只能每天給十五分鐘的,即使優質,也不足夠,更何況不是每天也真的能給予。

時光稍瞬即逝,小孩成長飛奔而過,能在捉得到、觸得及的情況下,與他共同活在當下,方有助他們的健康成長,鞏固你們的關係!到他長大了,或許你有空去給他你以為「他的需要」時,他已習慣沒有你在旁的時光,不足的安全感早藏在他的深處,甚至於年青期或長大後,引發很多人際或社交上的障礙。

也許,有家長說,要為稻糧謀,回家已很疲累,說話的氣力都沒有,還要說故事?在那些精力不足的時候,一個簡單的擁抱及微笑,也可以稍稍慰解他們對你的惦念之情。然而,家長們有責任讓他們的小孩得到安全感,當下他需要之時,能夠的都給予,特別這不是經濟問題!當然,現實歸現實,如果返家之時,小孩已呼呼大睡,那麼,週未可以安排多一點時間陪伴家人與子女。誠然,工作與身心健康都重要,但不要讓工作佔據你所有的時間,那並不健康!

 

 

不過,父母若然為了追劇、打機或者與朋友閒聊,甚至掃貨而說成了忙碌而拒絕陪伴小孩,又或每天只給十五分鐘,也別要說成希望「培養他的獨立個性」作籍口。否則,到他們長大時,關係變得疏離,他做任何事情你都毫不知情,甚至不願告訴你,那時候:後悔莫及。

Eddy

心理治療師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