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手機前的3件事,父母想清楚了嗎?

近幾年科技的進展神速,隨著行動載具的問世、不斷革新,無論男女老幼,隨時隨地低頭滑智慧型手機已是相當普遍的情景,甚至數位課程成為低年級學童 的學習範圍已行之有年,儼然已將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嶄新的數位世界;似乎紙本教材完全被3C取代,孩子們每天使用平板電腦與手機學習所有的事物,也是必然趨勢。

在國家發展會的《2015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中指出,12-14歲調查對象當中,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達到66.1% (2013年為57.1%),意即每三人中就有兩人使用,15-19歲更是達到90.7% (2013年為76.8%),相較於兩年前的數字有顯著增加。雖無針對12歲以下兒童進行調查,但國小學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情形並不罕見,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人手一機的榮景,恐怕是指日可待了。

沉迷手機

然而孩子使用手機,雖然增加了與父母聯繫的管道以及更便於獲得資訊,卻也會有一些問題隨之衍生,畢竟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孩子在網路世界輕易就能獲得大量的資訊與各種交流管道,甚至沉迷於手遊及社交網站而疏於學習,除了對課業有負面影響,過度的資訊流動也可能會有個資外洩的危機,對於自我保護觀念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安全堪慮。

不過,父母若斷然禁止,也可能讓孩子對手機的渴望及欲求不減反增,看到同儕在使用,心生偷竊或搶奪的念頭。因此,當孩子認為「自己也該要有手機」而提出要求時,與其立刻拒絕或給予,不如先思考三個使用手機的原則,再審視讓孩子使用手機的可行性。

規範手機的使用時機

在給孩子手機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規定出「可以」及「不可以」使用的時間,例如每天吃飯、寫功課、和家人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就不能使用手機;晚上寫完功課後,可使用30分鐘……諸如此類的規範先制定出來,並且全家人一起遵守,對孩子而言會更有約束力。

讓孩子知道手機的本質

雖 然現在智慧型手機功能全面,除了撥接電話,還能用來照相、看影片、玩線上遊戲、播放音樂、照明……但父母必須告知孩子,手機的本質只是溝通的工具,只有當我們有要事聯繫不在身邊的人,手機才會成為必需品;若是要用來娛樂,則可選擇其他益於身心的休閒活動,像是閱讀書籍或從事戶外活動。

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智慧行動載具把我們和世界的距離變得更近,但不應讓我們與身邊的人增加隔閡,實際的互動才是增進關係的不二法門。如果父母多和孩子面對面聊天,一起到戶外踏青、騎車,而不是整天在孩子面前當低頭族滑手機滑到地老天荒,如此孩子就算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也不容易沉迷在網路世界,脫離生活常軌了。

文章轉載自:http://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2465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