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癮》揭沉溺行為 專家授治療良策

年輕人手機不離身,沉迷電子產品問題愈趨普及。一些家長,狠心沒收手機、限制上網時間,卻因此與子女冷戰,影響關係;採放任政策,卻又擔心荒廢學業、影響社交。最近看過心理學家鄭健榮博士的新書《上癮--沉溺行為與治療》,相信有助家長應對子女上癮問題。書中多位專家提醒,強制禁止並非良策,家長宜先了解子女,是否以網絡逃避現實中不如意,再引導他們學習自我控制,才是戒癮關鍵。

《上癮--沉溺行為與治療》由香港心理學會會長鄭健榮博士主編,鄭博士本身是心理治療權威,現為臨心理學家,曾參與大學及醫院臨研究。○五年曾推出《沉溺行為與治療》一書,隨社會及醫學發展,不少治療方式、研究數據亦有改變,故特意增訂內容,編成《上癮--沉溺行為與治療》。

看過該書,收錄四十二篇文章,分為七個部分。首部分是簡介性的「認識沉溺行為」,緊接五個部分則分別講解毒品、網絡、酒精、賭博及性沉溺行為與治療方法;第七部分則分析家長沉溺,對家庭及子女的影響。每部分均附有過來人分享,讓家長更了解上癮及治療的心路歷程。

鄭博士在書中指出,除物質方面的沉溺,如最為人熟悉的酒精、毒品、煙等,亦有活動及行為相關的沉溺,如過分沉迷上網、某個活動或遊戲、購物等,當中不少是本身無害的行為,但過度沉迷則會造成問題。

如要判斷子女是否沉溺,家長可參考書中問卷,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沙發教授提出的「3C」標準,分別是「Carving」、「Continued Act」及「Loss of Control」,即「該行為是由強烈渴望驅使」、「儘管該行為引致嚴重負面後果,但當事人亦繼續進行」、「當事人嘗試停止該行為,但每每失敗,出現失控感覺。」當然,斷症須參考專家意見,但如家長更了解沉溺上癮行為,便可及早辨識,從而對症下藥。本書就找來二十四位來自心理學及社福界的專家撰文,針對不同沉溺行為,解釋徵狀、影響及治療方法。

很多家長認為,任何沉溺行為都是「心癮」,只需要意志夠堅定便可根治。但鄭博士及治療師陳美璐不約而同指出,長期沉溺行為可能是腦部疾病。因不少研究發現,沉溺會影響大腦的前額葉,以及分泌多巴胺的機制。故即使戒掉心癮,受到外在環境刺激,仍會引發腦中的強烈衝動,驅使他們再犯。

除生理影響,上癮問題亦與心理、家庭、社區等因素有關。多位專家寫道,如父母發現子女出現上癮行為,除處理表面徵狀,更須了解背後成因及動機,並不能只禁止他們接觸沉迷的物質及活動。

如資深社工伍婉嫻在〈如何戒斷網絡沉溺〉一文中提到,電腦網絡與毒品酒精等不同,前者並非有害的工具,故禁制並非明智之舉。「治療目標不該是將網絡從生命中剔除,而是讓沉溺者尋找有效方法去減少和控制上網行為。」

女兒也曾試過埋頭在電腦前數個星期,後來發現,她並非在玩樂,而是埋頭做功課和準備研習報告。伍婉嫻就提醒家長,不應單以使用網絡的時數判斷行為是否恰當,因家長與子女對網絡的需要有所不同。

伍婉嫻建議,家長可嘗試了解子女喜歡上網的原因,「要明白子女踏進青春期,除了情緒波動外,也會對世界產生好奇。當青年少不能於現實生活中取得滿足,往往通過網絡世界來填補這個空隙。」

伍婉嫻的建議及分析,亦適用於其他上癮行為,因青少年容易對現實生活感到不安及無助,而以不同方式逃避,或獲取滿足感,久而久之對該行為產生倚賴,故找到問題根源最為重要。

此書亦找來成癮康復者,分享上癮及治療的過程,不少人提到,父母願意放下長輩身分,進入並了解他們的世界至為關鍵,其中最欣賞網絡沉溺康復者阿Joe的父母。阿Joe沉迷電子遊戲而廢寢忘食,媽媽屢勸無效之餘,更令阿Joe覺得父母不了解虛擬世界的吸引力。後來,爸爸主動與他一起打機,更玩得非常投入,不時一起研究升級秘訣。

爸爸了解遊戲進度,知道哪裏可以暫停,令阿Joe亦無法以「過關」為藉口不吃飯和不休息。他亦因此發現,與家人朋友閒聊玩耍,比打機更有趣,亦更有挑戰性。「籌備、參與各種團體活動當中,講求的是團隊工作,還有創意。打倒惡魔,不算是甚麼本領,人人都可做到。縱然在遊戲裏獲得操縱權,其實走不出程式的框框」。

子女接觸電子產品及網絡無可避免。除提高警覺,留意他們的使用情況,家長不妨多與子女討論相關問題,及早培養自制能力,以了解代替禁止。

(2015-3-10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