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同研討會 探究「贏在起跑線」
這幾年教育界流行說「贏在起跑線」,香港家長都出錢出力,為子女鋪路,讓他們在人生競賽中,跑得比人輕鬆,於是小朋友從一歲起便踏上「競跑」之路,教育大同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早前合辦「教育大同論壇2014『教育有選擇』」,邀請來自各國的講者,討論香港的教育現象,並提出不同建議,打開一條新出路,讓參加者反思學習的本質。 「教育大同論壇2014『教育有選擇』」的主辦單位「教育大同」是一個家長組織,旨在讓教育回歸「學習」,並通過舉辦研討會向本地家長介紹另類教育。早前一連兩天的論壇及工作坊,二十多位的講者來自美、英、芬蘭及中港台,其中九位本地講者分別介紹本地中、小、幼兒教育各三種另類選擇,破解社會的教育迷思。 迷思之一「贏在起跑線」甚至成為本地家長的格言,他們都相信愈早催谷孩子學習,孩子就能平步青雲,論壇邀請教育心理學家朱可達、臨床心理學家陳嘉詠和香港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黃緯立在研討會上,就「贏在起跑線?」此議題各抒己見。 黃緯立教授主要根據科學研究,道出部分感官如視覺,譬如本身視力正常,但後天刻意阻擋其中一隻眼的視線,一段時日過後,被阻擋的那隻眼的視力明顯較弱,從醫學上來說,後天的培育或抑制,對人的發展有影響。可是黃教授提出醫學和教育的意義未必相等,家長應該以批判性的思維,檢視有關早期教育研究的可信性,從而為子女定出教育方向。 陳嘉詠則以特殊教育的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質,不是要求每個孩子符合制度,而是按孩子的個別需要,提供合適的教學方法。她表示,「我曾經遇過一位患過度活躍症的學生,他完全不能適應香港的教育體制,身邊的老師、同學完全不理解他的困難,使他情緒十分低落。最後他的父母把他送往英國讀書,他在英國表現並非出色,但校方依然表揚他的努力,令他十分振奮。這個個案給我很大的啟發,本地的教育重視成績,忽略個別學生的需要,家長與其催谷孩子的學業,不如早點培育他們的自信心。」 而教育心理學家朱可達現為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榮譽助理教授,也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融合與特殊教育研究發中心的「學生輔導、生活技能和職業發展特別興趣小組」的創始成員,他定期到中學為家長和學生提供輔導,對本地教育現象亦有深入研究。 他坦言,香港的壓力指數極高,全球排名第三位,僅次於中東等戰爭國家,香港的家長和小朋友從Pre-school開始,就要做足預備工夫,無論大人小孩都是忙碌中度過。 朱可達謂,「所謂『贏在起跑線』就是視同學為對手,學習等於比賽,也不容許選手犯錯,家長成為教練,這種緊張的氣氛,有很大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其中一個真實例子是,有家長為了知道子女的同學在哪裏補習,竟然派出菲傭作『間諜』,跟蹤成績優良的同學,用盡方法只為了贏,家長這種身教,對子女有害無利。」 他續說,「我的輔導生涯中,也接觸過不少飽受學業壓力煎熬的青少年,一般來說,家長的操控只可由幼兒階段到小學,在升讀中學前,他們的步伐確實比同齡的小孩快,可是到中學以後,家長不能百分百操控子女,有些青少年開始反抗,也有青少年受不住壓力,情緒出現異樣,譬如失眠、肚痛、脾氣差等,他們對學習感到煩燥,親子關係惡化,家長那邊又不明白子女因何變壞,最後兩敗俱傷。開頭贏在起跑,卻輸在終點。」 家長應保持孩子的學習動機,朱可達稱,「有調查顯示,香港的青少年最討厭被父母罵『死蠢』,這反映家長對子女的評價是相當重要,家長和老師要記得一句話"it is ok to make mistakes",孩子是可以在學習途中犯錯,大人毋須太介懷。有外國研究指出,大人對小孩子的好評和負評若然是一比四,即一句讚美,四句責罵,孩子表現會每況愈下;相反正負評價比例若然是四比一,孩子的表現會較優良。」 他亦直言,「因此家長期望子女學習出色,先不要說如何訓練,應先努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而家長自身也要明白子女的能力限制,想清楚子女需要的是什麼教育,而非事事依從家長的主觀願望。我做學生輔導,同時要輔導家長,也有舉辦放鬆身心的工作坊,提醒他們平日多伸展和呼吸運動,在寧靜當下思考教育子女的終極目標,希望他們達到『靜而生定、定而生慧』的境界,不要因一時的社會壓力,而胡亂為孩子作出選擇。」 家長都希望子女從小打好底子,順利成長,但過份執「贏」,不但失去寶貴的親子關係,更會真的令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2014-11-18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