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睡眠教育可改善情況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學青少年睡眠不足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精神科學系、兒科學系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12月到2013年5月期間展開一個名為「健康睡眠、健康校園生活」的計劃以提倡青少年睡眠健康。計劃揭示了過半數(58.4%)參與學生認為自己睡眠不足,而計劃發現在校睡眠健康教育可改善青少年的不良睡眠習慣、以及睡眠不足所帶來的行為及情緒問題。 (上圖)(右起)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教授、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副教授江碧珊教授、神召會康樂中學校長郭志雄先生,以及中大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教授發布「健康睡眠、健康校園生活」計劃結果。 睡眠不足已成為現今都巿生活的普遍現象。這問題不只困擾成年人,也常見於青少年及兒童。 他們的睡眠時間和規律往往受到上課時間表、其他學術、社交和康樂活動等所影響。過往研究指出睡眠質素欠佳及不規律的睡眠習慣會對身心和學業帶來多種負面影響,包括新陳代謝減慢、內分泌失調、情緒和行為問題。 由公共政策研究基金贊助,中大的研究團隊展開了為期兩年的計劃,為14 間中學一共4,456名學生進行與睡眠健康相關的研究及提供在校睡眠教育。結果發現大部分(94%)青少年於上課日平均的睡眠時間沒有達到世界睡眠醫學協會建議的9小時,約四分之一(25%)更少於7 小時,過半數(58.4%)學生自覺睡眠不足。為增加學童的睡眠時間,研究團隊為參與計劃的學生,其家長及教師舉辦了多場睡眠健康教育座談會,不但提升了學童對睡眠健康的認識,更改善了他們不良的睡眠習慣、以及睡眠不足所帶來的行為及情緒問題。 除教育以外,研究團隊更於其中一所參與學校推行試驗計劃,研究延遲上課時間對學童的影響。結果發現,延遲上課時間十五分鐘能令學童自覺得到較優質及較充足的睡眠;而該校大部分的老師(95%)及學生(86%)均對新的上課時間表示歡迎和支持。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計劃對在學青少年帶來正面的影響。計劃提供了初步的證據以支持將睡眠健康教育納入本港學校的常規課程當中,以促進在學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此,我們感謝公共政策研究基金贊助是次計劃。」 2014年3月14日是世界睡眠日,作為睡眠教育及相關研究的先驅,中大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和各持分者,包括家長、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及學生,積極了解健康睡眠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並鼓勵他們重新調整作息時間,以確保身心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