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 要求愈高 事事完美 易產後抑鬱》
近年產後抑鬱非常普遍,有調查發現,女性的事業成就高,對自己要求亦高,擔心子女輸在起跑綫,學習過多育兒知識,甚至以管理思維來育兒,如設定多個目標及時限,令自己壓力太大。調查亦發現,有近兩成產後婦女因餵哺母乳問題,引發抑鬱情緒。 性格樂天、愛笑的王太是一名專科醫生,30歲出頭的她育有一名五個月大兒子。由於懷孕期間相當順利,故不時與丈夫笑言自己不可能患上產後抑鬱。想不到三個月前,她卻因餵哺母乳失敗而終日以淚洗面,患上輕度抑鬱。
專科醫生餵母乳失敗不開心
「當時整個生活就只有餵奶,但餵不到時自己就日夜哭個不停。」她說之前曾到落後地區教人正確餵母乳的方法,誰知到自己時竟失敗,落差很大,令她有好大壓力。而餵哺的挫敗,亦令她變得動輒為芝麻綠豆的事而鬱鬱寡歡,「就是控制不到情緒,兒子明明健康,但硬是會不開心。」 有天王太起床後到洗手間梳洗,突然感到很驚慌,並出現心跳手震,情況持續了一個小時,「當時好驚,怕自己以後也是這樣。」 幸運的是,她的丈夫一直默默守在她的身邊,她亦很快主動尋找專業朋友的意見。結果她提前結束產假,兒子出生三個月後便重返工作崗位。當她不再把全副心機獨放在兒子身上後,終慢慢走出情緒陰霾。 王太認同,育兒知識太多反而為她造成壓力。起初她堅持只餵哺母乳,丈夫曾嘗試改用奶粉,她強烈反對之餘,更認為丈夫不支持她的原則。後來她想法放鬆了,接受讓兒子飲用奶粉,餵哺母乳的情況卻因此回復正常,「我現在會說,是自己將某些資訊誇大了。」
難提供適切照顧孩童恐患情緒病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訪問176名過去三年服務過的產後母親個案,發現高學歷及事業成就高的媽媽是抑鬱高危族群之一;另三成多受訪者最常因太疲倦及個人休息時間不足(35.8%)而情緒抑鬱,其次是初生子女患病(31.3%)。 負責調查的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李雯珊指出,餵哺母乳是近年冒起的抑鬱新成因,因未曾在以往相關的調查中出現。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兒科醫生鄭慧芬表示,有情緒問題的母親產後未必能給嬰兒適切的照顧及正面刺激,亦無法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可能導致孩童日後出現行為及情緒問題。
「沒有最好的育兒方法」宜量力而行
精神科醫生苗延琼表示,有不少母親將照顧子女看成是公司的管理工作,往往認為子女到不同階段就要達到既定目標,又怕他們會輸在起跑綫上,而盼望給予子女完美無暇的照顧,最終出現抑鬱。她建議新任媽媽給自己多些空間,不能要求凡事完美地完成。
知識愈多 易鑽死胡同
苗續指,她們多半是高學歷人士,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豈料學得愈多,她們對自我要求便愈高,結果忽視孩子的客觀需要及其個人限制,只一味堅持履行各種知識或方法,當理想與事實不符時,她們的情緒便容易走入死胡同,繼而患上抑鬱。 「要給自己多些空間,不要時刻望着鬧鐘,或用記事本記錄所有照料嬰兒的事項。」苗說,曾處理一個個案,當事人因怕錯過餵哺時間及儀器有問題,從不同商店買下四、五個鬧鐘,又時刻盯着時間,造成焦慮行為。她建議母親要謹記,世上沒有最好的育兒方法,因此可放開懷抱,量力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