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禁玩「跳樓」App 憂鼓吹自殺 教壞細路

暴力手機遊戲再惹關注。有小學近日發出通告,提醒家長留意有「跳樓自殺」手機遊戲Apps,部分傳遞跳樓「好玩」信息,故禁止學生玩。有專家提醒,遊戲或誘發自毀傾向,家長應檢視孩子用手機情況。

昨網上流傳青山天主教小學的家長通告,稱網絡世界近年興起玩「Falling Fred」、「Mr Jump」等手機遊戲Apps,內容涉鼓吹自殺及跳樓,部分傳遞跳樓「好玩」和「未必會死,只會流血」觀念;近日亦發現有低年級學生玩「跳樓自殺」遊戲,內容像「包剪揼」猜樓梯,若玩家輸了要「跳樓」,更需做手勢或動作來模擬。

通告指,該校憂學生誤以為跳樓可解決問題,甚至是快樂和刺激的「遊戲」,故已禁止學生玩,並籲家長勿忽視嚴重性。有網民則在討論區指,其就讀初小的孩子曾玩「跳樓自殺」遊戲,令他擔憂。

遊戲說明有警告 只適宜12歲以上

本報昨向青山天主教小學查詢,謝副校長解釋,因有家長向校方反映發現該類遊戲,故發通告提醒,但未發現有學生玩跳樓遊戲,會加強留意。

記者嘗試下載相關遊戲試玩,並無發現相關猜拳跳樓自殺遊戲,但據Falling Fred Android遊戲簡介,有警告屬暴力及血腥,只適宜12歲以上使用。遊戲模擬從樓宇墮下,玩家需避免撞到障礙物,以跳樓高度愈高者分數愈高,遊戲營造血液四濺效果,頭部撞到硬物時會斷頭。

記者再以「自殺」等關鍵字搜索,也發現其他相類遊戲,其中「I will die」遊戲,註明只適合18歲以上人士,模擬玩家以武器等協助角色自殺。

兒童易混淆虛實 以為自殺可挽回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兒童心智未成熟,易混淆現實和虛擬世界,以為自殺是解決問題方法或自殺後仍可「返轉頭」,亦會因好奇心仿效。他指,英國有法例規定,如有網站內容令人自殺或自殘,設計者需負刑責,但本港無相關法例;如遊戲內容明顯涉跳樓,家長應引導小孩知悉自殺後果。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黎定基亦指,遊戲可誘發自毀傾向,倘孩子患自閉症、情緒病等更高危。

手機設「兒童模式」 防孩子亂下載

手機應用程式充斥不少危險動作,有小學校長指家長應從管教子女着手,不應讓12歲以下子女隨意下載遊戲,又建議善用手機不同設定,如「兒童模式」或「家長監控」模式,設定子女可接觸資訊或使用程式。

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朱子穎指,家長若對子女遊戲有擔憂,應留意清楚每個遊戲均有限制指引,如列明遊戲對象為12歲或以上人士、遊戲屬中度暴力等,家長不應任由子女自行透過手機下載遊戲,如不應將「Play Store」或「App Store」下載程式的密碼告知子女。朱又建議,家長善用手機不同設定,如「兒童模式」或「家長監控」模式。

(2015-10-8 晴報)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