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商業化教團籲勿盲目外判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加強新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元素,本學起向全港中學增撥相關津貼,每年經常性開支逾兩億元。本報發現很多機構覬覦這個龐大市場,在新學年發放撥款前,一窩蜂向學界推銷生涯規劃服務,索價三千至二十萬元不等,包括美容學院及英語服務中心等。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為此向全港中學發信,呼籲學界勿盲目「外判」,令生涯規劃變成另類「生意」。 大學學額僧多粥少,今年僅兩成半文憑試考生獲聯招的大學學位課程取錄,及早為高中生籌劃合適出路刻不容緩。但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承認,學界推行生涯規劃的進度參差,期望本學年起為每校增撥五十萬元,加強生涯規劃,令此成為每人的基本條件,懂得為未來盤算。 標榜多購多折扣 生涯規劃如何定位,是職業導向、升學輔導,抑或有更深層次的做法,學界仍在揣摩,但不少非政府組織或商業機構已覬覦學界對生涯規劃定位未清而紛紛出手,本報發現很多機構最近均向學界推銷生涯規劃服務,部分更巧立名目,即使本身鮮有提供生涯規劃服務,亦加入戰圈,甚至標榜外購服務愈多,折扣愈多。 開辦美容、化妝及婚禮統籌等文憑和證書課程的蒙妮坦學院,最近向中學宣傳新學年首辦的生涯規劃活動「服務行業探索計畫」,加深中三至中六生對美容及酒店業的了解,每次每所學校索價至少三千元,若學校選取兩個課程,最多獲八折優惠。 此外,英語教育服務中心EL2100亦向各中學宣傳,本學年起推出一系列生涯規劃工作坊,包括求職技巧及銀行和茶餐廳等職場考察。香港青年協會則於本學年起推出駐校社工輔導服務,最多為八十人進行個人輔導,據悉一年服務計畫收費高達近二十萬元。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八月底向全港中學發信,透露各校不斷收到大量傳真或信件,打着「生涯規劃」旗號,推銷動輒索價數千至數萬元的活動,恐有「渾水摸魚、失控難收」之勢,感到極度震驚。該會重申,生涯規劃並非一門「生意」,學校不應盲目「外判」,反而應推動老師接受有系統的專業培訓,並參與坊間免費且具質素的相關活動。 單靠外判不全面 獅子會中學校長林日豐形容,暑假期間收到的生涯規劃推銷明顯較往年多,「猶如雪花紛飛」,但學校擬推行校本小組輔導,邀請各行業人士與學生分享職場經驗,並再聘請半職老師處理升學輔導,不打算外購服務。 教育局規定學校每年只能保留最多兩成資助,即十萬元,超過上限的餘款須歸還當局。身兼津貼中學議會主席的林日豐坦言,上限或對學校造成壓力,面對林林總總的生涯規劃服務,恐不慎跌入陷阱,弄巧反拙,呼籲學界勿自亂陣腳,「(生涯規劃)確實是幾大市場,(機構)分到一成都有二千萬元。」 教育局強調,生涯規劃教育應由了解學生所需的教師策劃及提供,單靠購買服務,不能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發放津貼的目的是擴大相關教師團隊,餘款可加強校本服務,例如資助清貧學生參與事業探索等;學校亦須上載工作計畫,提高透明度。 (2014-9-1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