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祐創校校長 掃走天水圍悲情
天水圍早年接連發生自殺及家庭暴力事件,令「悲情城市」陰霾久久不散。十三年前轉到該區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開荒」的創校校長蔡澤群本學年退休,他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二十多年前在屯門區任職時,目睹居民跳樓輕生,令他堅決藉教育扭轉年輕人的命運,掃走「悲情」,故一直推動翁祐發展資訊科技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 「三十多年來,我在兩個『悲情城市』工作過。」○一年起在翁祐中學擔任校長的蔡澤群,之前於屯門一所中學任職,「當時屯門公路剛啟用,居民難以跨區工作維生,屯門市廣場『靜蠅蠅』,生意難做,差點兒以為(廣場)會結業。」他直言當年「貧窮」滋生不少家庭問題,「上課時望出窗外,見過一個黑影跳下來,感覺很震憾。」 蔡澤群形容昔日的屯門猶如早年的天水圍,惟十三年前踏進天水圍時覺得該區有前途,「因為沒有舊區,街道乾淨,設計『中產』,但其後發現大多居民來自中下階層,屋邨之間距離很遠,年輕人只能走上天台玩,成為黑社會及問題少年的溫牀。」他直言,雖然其他中產階級的地區先天較有優勢,「但教育可扭轉人的命運」。 作為翁祐中學的「開荒牛」之一,加上該校與毗鄰的小學「一條龍」,蔡澤群坦言收生深受限制,「本質較差的學生亦『原裝』升中,當中曾有人搗亂、辱罵老師等。」為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他於七、八年前在初中課程引入必修3D電腦動畫科,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上課不再只學數理、史地,而是玩電腦遊戲、畫公仔,發揮創意。」 蔡澤群又形容學校的資訊科技教育「行先一步」,五、六年前教授中一生寫藍牙程式,驅動電腦硬件,現時則學習編寫智能手機應用程式(App),「初中生年紀輕,反應更快,更易明白編寫原理。」 該校一○年誕生「星之子」林俊禧及「星之女」李安琪,成為一時佳話,「沒人想過天水圍的學生有勇氣及志向投入參與比賽,並且成功;老實說,相對傳統名校,這類故事更矚目。」蔡澤群不評論天水圍仍否「悲情」,但認為區內學校須發揮其效能,「至少不能當學生是『難民』,應以行動關心學生。」 (2014-8-8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