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光定位不明 成財困導火綫

中一適齡人口下跌,不僅官津學校面對縮班威脅,連直資學校也面對收生困難,由杜葉錫恩創辦、去年轉為直資辦學的慕光英文書院,上周傳出嚴重財困,轉制後首年赤字達七百萬元,較校方原先預算高逾十倍。有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指慕光財困與不少因素互相影響有關,值得深入探討。

收生不足 津貼大減

教育局證實慕光面對流動經費不足,正考慮提早發放部分直資津貼供學校應急;學校則承諾制定可行的財政計畫。有傳慕光本年度赤字達七百三十七萬元,遠超校方原先預算的六十萬元,高逾十倍,逾半教師三月份薪酬更被拖欠,延至四月始完全支付,可見情況相當嚴重。

慕光財困是與收生不足有關,一三學年全校學生少收八十多人,當局發放的直資及按額津貼減少,加上教師流失率較預期慢,最終全校總收入約五千七百五十四萬元,但開支卻高達六千五百萬元,造成入不敷支的嚴峻局面。

教育界友好同程尚達傾開,他指無論是該校轉制後的直資津貼,抑或是轉制前的按額津貼,兩者均是按收生人數計算,若學校出現收生不足,勢必衝擊學校財政;慕光轉制直資後雖可全港收生,但仍參加统一派位,在觀塘校網更預留近一百五十個學額,「慕光即使轉制,收生目標仍主打區內學生,在全港中一適齡學生下跌、官津中學都擔心收生不足的大環境下,恐難倖免於難。」

賣點少 難匹敵新貴

友好認為慕光轉為直制辦學,除有一班英文授課班別外,似乎鮮有其他「賣點」與定位,「辦教育雖不至是生意,但終究有市場區隔,因家長支付學費,亦希望直資學校有所特色,例如有新興直資中學較重全人發展與學生經歷,有些則重體藝或資優發展,但慕光顯然仍在摸索中。」

友好指,直資辦學更講求吸引力,在課程特色不明、校舍老舊、只標榜學費平民化,恐難吸引家長垂青,「距離慕光不遠的調景嶺及將軍澳,不乏新興直資中學,收生競爭相當激烈。」據報慕光首年直資中一級只取錄一百八十人,較預期少二十五人,與其他特色直資名校超額報讀的踴躍情況相比,確有天淵之別。

慕光曾是按額津貼學校,當局也曾鼓勵這類學校轉制直資,程尚達相信今次財困事件,對於本地尚餘兩所按額津貼中學如何制定長遠發展,值得深思。

(2014-6-23  星島日報)

其他相關文章